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、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需要一个过程。
资料图:2016年10月,北京国贸附近被雾霾笼罩,能见度降低。督察工作将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的形式,对省区市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,并下沉至部分地市级党委政府部门。
对于没有落实督察整改情况公开要求的地方,将及时提醒督办。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要求省级电视台地方新闻栏目每周四安排5-10分钟,专题报道督察整改工作情况。此后,2016年11月下旬至12月底,2016年第二批7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对北京、上海、湖北、广东、重庆、陕西、甘肃等省(市)进行了督察中新社记者刘关关摄发现问题后如何整改?每月调度一次督察整改工作情况为推进环保督察整改落实,近日,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明确了整改工作调度、整改情况公开等具体要求,这其中包括每月调度一次督察整改工作情况。调度情况以督察简报形式报送党中央、国务院有关部门,重要情况还将通过新闻媒体对外公开。
时隔5个月,2016年首批8个中央环保督察组相继进驻内蒙古、黑龙江、江苏、江西、河南、广西、云南、宁夏,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环保督察工作。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公布的专门值班电话为0591-87851299,专门邮政信箱为福建省福州市邮政信箱389号。二是落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。
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,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,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。环境保护部组织开展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。国务院批准新建18个、调整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(六)关于营造环境保护良好氛围。
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,做好环境保护税开征准备工作。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规模达570亿元。
加大对数据造假行为的查处力度,2016年共组织查处污染源自动监控弄虚作假典型案例19起,拘留41人。继续开展环境保护法实施年活动,加强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,加大对重大环境违法案件查办力度。制定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,实施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。二是积极推进公众参与。
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,认真组织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。总磷浓度下降幅度低于其他指标,912月成为地表水的首要污染物。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,累计清拆违法建筑面积400多万平方米,关闭排污口3000多个。除NO2浓度持平、O3浓度上升外,其他4项污染物浓度均明显下降。
出台加强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。健全区域、流域、海域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。
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,倡导公众践行绿色生活。新增23个PM2.5达标城市,累计达到95个;新增27个PM10达标城市,累计达到141个。
31个省(区、市)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420个地市级环保部门实现环评审批信息每周联网报送。推进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,以长江经济带为重点开展11个县生物多样性调查试点。积极推动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工作,建设监管平台,研究制定生态补偿、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等配套措施。三是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其中,总磷浓度的下降幅度低于其他指标,9到12月成为地表水的首要污染物。PM2.5年均浓度为47微克/立方米,超标34.3%。
陈吉宁介绍说,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区域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提高,PM2.5浓度同比下降,但同时,河南、北京、河北、山东优良天数比例不到60%,山西、江西、安徽、陕西等省份优良天数不增反减,山西、陕西PM2.5浓度不降反升。陈吉宁报告,在空气质量方面,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,有84个城市达标,优良天数比例78.8%,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2.6%。
陈吉宁介绍,2016年,环境质量在全国范围和平均水平上总体向好,但某些特征污染物和部分时段部分地区出现恶化。在水环境质量方面,全国优良水质断面增多,劣Ⅴ类水质断面略有下降。
PM10年均浓度为82微克/立方米,超标17.1%。全国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同比减少1.1个百分点。
辽河、松花江等流域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同比有所上升。从2013年以来,11个考核省份PM2.5浓度全都明显下降,但全国臭氧的平均浓度同比上升3.0%,成为影响5到9月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。空气质量总体改善,但部分时段污染加重。2016年进入秋冬季后,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频次少、强度弱、风速小,大气污染物扩散气象条件极为不利,出现大范围重污染天气过程。
山西、宁夏等省份地表水化学需氧量、氨氮浓度同比不降反升。121个国控断面持续为劣Ⅴ类,主要分布在海河、黄河和长江流域。
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:11月和12月,优良天数比例同比分别下降7.5、6.3个百分点,PM2.5浓度同比分别上升7.4%、5.4%。此外,在土壤环境方面,我国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不容乐观,工矿企业及其周边土壤环境问题突出。
其它二氧化硫、二氧化氮、臭氧、一氧化碳年均浓度全都达标。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:Ⅰ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同比增加1.8个百分点,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区域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有所增加,长江、黄河、珠江、松花江等十大流域Ⅰ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有所上升。
陈吉宁介绍,全国水质改善不平衡,部分水体趋于恶化。11月15日至12月31日京津冀区域供暖期间,PM2.5浓度为135微克/立方米,是非供暖期浓度的2.4倍,仅12月就发生5次重污染天气过程,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影响。在昨天(24日)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,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受国务院委托,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2016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等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:11月和12月,优良天数比例同比分别下降7.5、6.3个百分点,PM2.5浓度同比分别上升7.4%、5.4%。
从2013年以来,11个考核省份PM2.5浓度全都明显下降,但全国臭氧的平均浓度同比上升3.0%,成为影响5到9月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。此外,在土壤环境方面,我国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不容乐观,工矿企业及其周边土壤环境问题突出。
121个国控断面持续为劣Ⅴ类,主要分布在海河、黄河和长江流域。PM2.5年均浓度为47微克/立方米,超标34.3%。
11月15日至12月31日京津冀区域供暖期间,PM2.5浓度为135微克/立方米,是非供暖期浓度的2.4倍,仅12月就发生5次重污染天气过程,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影响。全国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同比减少1.1个百分点。